近日,百度副总裁女儿在网上多次“开盒”网友一事引发热议。一名13岁女生通过非法手段恶意公开他人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引导并实施网络暴力,并且疑似称“开盒”所需的个人信息来源于自己的父亲百度副总裁谢广军。
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发表声明,称百度任何职级的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该事件所涉个人信息泄露源头并非百度,而是海外社工库。所谓社工库,实为黑灰产从业者通过非法手段整合个人信息的数据库,普通用户仅需支付极低成本即可批量获取敏感信息。
这一场由“开盒”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暴,再次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推至公众视野的焦点。
当我们在社交媒体分享动态、通过电商平台完成交易、使用各类在线服务提交信息时,无形中编织着一张巨大的数字足迹网络。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加的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风险。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免受“人肉开盒”等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呢?
展开剩余61%社交平台不要留下真实信息不要在社交平台留下任何自己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电话、邮箱、公司岗位之类的图文信息,社交平台的信息很轻易被查到。
建立信息隔离带避免在多个平台之间留下相互关联的信息,从而给不法分子提供层层往下查的路径,最终导致隐私泄露。
谨慎保管个人资料谨慎保管身份证照片与原件、复印件,不要轻易泄露和发送给别人,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时,最好在复印件上标注用途,避免被不法分子滥用。
慎重填写问卷无论是线上的问卷,还是线下的问卷,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尽量模糊化,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填写不同的姓氏,这样信息泄露之后也可以更好的溯源。
注意手机安全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不要下载陌生的 App,不要扫描陌生的二维码,不要连接外面陌生的Wi-Fi,所有的软件最好都在官方渠道下载。
限制访问功能在社交平台上充分利用限制陌生人访问主页、空间等内容,在这些平台也不要随意发布隐私内容,谨慎交友。
定时更换手机、平台密码避免使用同一密码登录多个平台,以防不法分子通过一个平台的密码侵入其他平台,导致信息泄露。同时需要定期更换密码。
及时寻求帮助如果遇到网络暴力,可截图留证举报,避免激化矛盾。一旦被“开盒”,应积极向相关平台或当地公安机关寻求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个人权益。
网络本应是架起善意与理解的桥梁,而非刺向隐私的利刃,守护清朗网络空间,需要我们共同抵制网络暴力,让技术回归善意的初心,让屏幕内外皆有温度。
来源:央视网、人民日报客户端、黔西南公安等。 发布于:广东省